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科研>详细内容

教育科研

《基于儿童立场的绘本小戏演绎 ——<一园青菜成了精>生成实录探析》——孙敏佳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2-24 10:00:55 浏览次数: 【字体:

基于儿童立场的绘本小戏演绎

——《一园青菜成了精》生成实录探析

常熟市王庄幼儿园  孙敏佳

【摘要】

成尚荣先生在《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中指出:“教育应站在儿童的立场上。” [1]所谓儿童立场,就是儿童教育过程要从儿童视觉出发,研究儿童心理,遵循儿童认知的发展规律。基于此,我们要发现其心理,立足其兴趣点,选取合适的绘本故事;并根据幼儿现有认知水平,掌握大班幼儿认知发展规律,围绕绘本内容深入展开讨论及联想,结合绘本尝试改编合适的剧情、角色和台词;与此同时,认真倾听幼儿心声,理解幼儿的需求,关注个体差异,设计制作适合表演的道具和场地;以情感体验为前提,选取与绘本小戏相符的音乐,最终使幼儿在绘本小戏中真正成为活动的主角。

【关键词】儿童立场 绘本小戏

【正文】

优秀的绘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渗透了丰富的人类情感经验。一本好的绘本,隐藏着非常丰富的教育元素。那么如何挖掘绘本中的教育元素,并且以一种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传达给他们是我们在绘本课程中碰到的棘手问题。一般来说,绘本的美术和语言,是幼儿可以通过直观的视觉来感知和接受的,也是教师们能够挖掘和很好把握的。但是绘本的角色、场景、动作、对话、文字、心理活动、情感等教育元素,就需要有一个孩子们感兴趣的载体,让幼儿进一步理解绘本的内涵;基于此,在我园省“十三五”课题《幼儿家乡归属感培养的实践研究》引领下,我们整合地方艺术资源和文化资源,以“当绘本遇上地方文化艺术”为思考点,尝试开展绘本小戏课程。以往在选择绘本小戏时,常常拿来就用,无法顾及到幼儿的兴趣点、年龄特点;在开展的过程中目的性太强,缺失了幼儿立场,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我们深入绘本,从中挖掘重要的绘本教育价值,从绘本的选择→绘本的改编→道具、场景的设计→音乐的处理,我们始终坚持“幼儿本位”“幼儿立场”的原则,生成出适合幼儿表演的绘本小戏。

一、绘本的选择——立足幼儿兴趣点

选材是绘本小戏的首要环节,绘本内容将直接影响幼儿参与表演的积极性。幼儿在接触表演游戏时,应该选择角色个性鲜明、情节简单、拥有趣味、动作性强、对话多次重复、语言琅琅上口的童话故事。基于这几点,我们从平时的一日活动中观察幼儿,找出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并即时抓住兴趣点展开谈话、讨论,以此确定题材。

孩子们喜欢什么,需要教师通过深入的观察与发现:在某次区域游戏中,很多孩子争先恐后的选择了表演区,在游戏中,他们商量着谁来做小演员,谁来做小观众,在各自确定好角色后,扮演演员的几位孩子拿着道具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幼A:“你看我今天穿的黄色衣服,所以我来扮演南瓜”。

幼B:“那我是青菜,因为我穿的是绿色的衣服。”

说完两个人拿着扇子你来我往的开始了表演。当游戏结束后,我满怀疑问的向这几位孩子提出了问题。

师:“你们怎么想到根据衣服的颜色来扮演不同的蔬菜呢?”

幼A:“有一本书里面全是蔬菜,这些蔬菜有好多好看的颜色。”

师:“那除了有不同的蔬菜,你还看到了什么?”

幼B:“我好像看到他们打起来了。”

师:“有没有看过的小朋友能证实他的说法?”

幼C:“老师,我们再来一起看看这本书吧,看看他说的对不对”

听完这位孩子的提议,我们决定一起对这本孩子们口中“有很多好看颜色的蔬菜”书本展开一次集体阅读……

经过上述的观察可以发现孩子们很喜欢表演区,对表演有着天生的执着,而在确定表演内容时,他们往往是将自己已有的经验运用到表演活动中,在这次的游戏中,小朋友是用看过的绘本故事一园青菜成了精来表演。由此可见,能吸引孩子表现绘本内容的绘本肯定含有有趣的情节,鲜明的角色特点以及易于幼儿理解和记忆的图画内容,面对这样的绘本,我们要牢牢把握时机

二、绘本的改编——遵循幼儿发展规律

“绘本不是剧本,儿童不是演员,创意戏剧不是为了戏剧而表演,而是为了儿童的成长。” [2]在对绘本改编的过程中,我们遵循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选取既受幼儿喜爱又能表现各自性格特点的角色,改编成能提高其合作能力、交往能力的剧情。

1.剧情的增减

从绘本到小戏,需要对绘本内容进行适当的修饰和瘦身,最终使剧情更贴近幼儿的经验与生活,最后发展出适合表演的绘本小戏。《一园青菜成了精》原本描述的是一群个性鲜明的蔬菜为了争输赢进行打斗的场面,绘本中这些打斗的场面其实并不适合幼儿,如书中提到“打得豆腐尿黄水,打得凉粉战兢兢”。于是,我们在原本故事情节的基础上,与幼儿一起重新编排故事内容,选出绘本中大家觉得好的地方,舍弃一些不适合的内容,我们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了讨论:

问题1:“你喜欢绘本中的哪些情节?比如……

问题2:“你觉得不太好的地方是什么?”

问题3:“如果让你做小小主编,你会怎么给这些蔬菜重新编一个故事呢?”孩子们面对我抛出的种种问题,都大胆的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幼A:“蔬菜们打来打去不太好,他们应该是好朋友。”

幼B:“我觉得菜园里可能会有害虫要去吃掉他们,最后他们就打起来了。”

幼C:“害虫被打败了,蔬菜们赢了。”

幼D:“如果虫子和蔬菜打起来,那肯定虫子会赢。”……

由此可见,孩子的想法使得故事情节更加丰满,角色关系也更加复杂。面对这些新奇想法,我决定让他们把自己编的故事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再由爸爸妈妈用喜爱的方式进行记录,第二天来园时与其他孩子进行分享,并用贴小红花的方式推选出大家一致喜爱的故事情节:园子里的蔬菜长势很好,有一天菜园里来了一些害虫,蔬菜们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和害虫进行打斗并打赢了害虫,蔬菜们又相亲相爱的在一起了。

2.角色的取舍

剧本初现雏形对于其中的角色我们也要进行有选择的取舍,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与经验,也要为后期道具、场地的设计进行一个长远的考虑,既要易于后期的制作,又要易于幼儿表现每个角色的个性特点。我们在角色的取舍上也进行了一番讨论:

师:“你喜欢哪种蔬菜?为什么?”

听到我的提议,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

幼A:“我喜欢辣椒,因为辣椒很辣,害虫看到了不敢吃它。”

幼B:“我喜欢南瓜,因为南瓜很大,肯定能打败害虫。”

幼C:“我喜欢黄瓜,因为我喜欢吃黄瓜。”

师:“那喜欢吃蔬菜的害虫会有哪些呢?”

幼A:“我知道,大青虫喜欢吃青菜。”

幼B、C:“还有蝗虫,蚱蜢……

面对孩子们的反应,由孩子进行绘画,发现得票率最高的蔬菜是南瓜、黄瓜、茄子、青菜、萝卜、辣椒,因为这些蔬菜与孩子生活息息相关,能很好的表现他们的颜色、高矮、胖瘦,而对于一些不受喜欢的角色,如大蒜(因为臭大家都不喜欢扮演它),凉粉(南方的孩子很少接触,对其经验较少)进行了删减同时确定害虫角色,大家一致认为青虫、蝗虫、蚱蜢是蔬菜们的天敌。

3.台词的推敲

剧本台词力求生活化、儿童化、口语化,鼓励孩子将自己的语言融入剧本。我们结合本班幼儿语言特点(常熟方言居多)对台词进行了推敲。《一园青菜成了精》中的语言具有童谣的特点,在这样的句式上进行修改,保留童谣句式,融入常熟方言特色,如描述蔬菜的一些词语:圆滚滚、绿衣衣……描述害虫的词语:打否过、逃光光……,对于土生土长的常熟孩子来说,这些词语再熟悉不过;针对外地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家乡方言来说一说,如果不会说,可以用普通话代替,如将“绿衣衣”改成“绿绿的”,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站在孩子角度进行的绘本小戏。

三、道具、场景的设计——关注幼儿个体差异

道具的制作、场景的布置,这些都需要幼儿的亲身参与。而逼真的场景与道具能带领幼儿真正的融入故事情境中,使幼儿体验表演之乐。在收集与制作的过程中,我们关注个体差异,从幼儿的能力、性格入手,满足每个幼儿的需求,使我们的绘本小戏变得更有意义。

我们根据绘本中的角色与剧情一起收集废旧材料、根据幼儿个性安排道具、场景的制作与布置。在收集过程中,孩子们从多种途径中找寻材料,如饮料瓶、硬纸板、树枝、野花、稻草、竹筛、竹片、纸筒、纸盒、吸管……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都能成为孩子发现美创造美的素材成为他们习得经验提升技能的最好途径。并根据幼儿个性来安排道具场景的制作与布置:能力强,精细型的孩子我们提供具有挑战性的材料,如蔬菜害虫头饰这些小道具的制作(绘画、剪贴等);而能力弱,粗放型的孩子可以安排便于操作、造型简单的材料,如;菜园的布置(篱笆的制作,蔬菜、背景图的摆放等等)。只有关注到每位孩子的个体差异,满足每位幼儿的需求,才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音乐的处理——凸显幼儿情感体验

音乐,在绘本小戏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不仅能烘托营造氛围,也能加强剧中人物动作、思想和心理活动的表达,更能推动剧情进展,延伸情绪。

不同的情景播放不同的音乐,既可以提醒幼儿出场,又可以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选择音乐时,首先要符合剧情内容和人物特点。绘本小戏在表演中对幼儿的要求是多维的,幼儿既要考虑台词、动作、出场和站位,又要当场理解消化音乐,因此比较适用的方法是选用幼儿平时熟悉的音乐,这样就会降低幼儿对音乐的理解难度。《一园青菜来唱戏》中剧本改编成了三幕:蔬菜比美、齐心协力斗害虫、庆祝胜利,这三幕中情节跌宕起伏,选用的音乐也应该具有鲜明的特点。我们与幼儿一起欣赏多种音乐(儿歌、锡剧、钢琴曲等),最终与幼儿一起确立了锡剧曲调作为该绘本小戏的背景音乐。在选取锡剧作为背景音乐时,我们考虑到其来自民间,富有江南水乡音乐韵味的特点。

总之,不管是绘本的选择,还是剧情的改编,音乐的处理,我们都要始终站在幼儿的立场,围绕“幼儿在前”的理念,做到心中有幼儿今后我们将继续用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持续挖掘绘本中更多的教育价值,从更多方面出发,生成有效的绘本课程,使幼儿在一系列活动中获得美好的体验

 

参考文献:

[1] 成尚荣.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J].人民教育,2007(23).

[2] 陈世明.创造性戏剧教育与幼儿的发展[J].福建教育,2014,(1)

 

(发表于《好家长 幼教新天地》教师版2019年第6期)

 

终审:王庄幼儿园超管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